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建议省政府将1121工程建设为军民合用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7-03-21 来源: 责任编辑:hk

     建议省政府将1121工程建设为军民合用的意见

 

一、规划建设的可行性

1多式联运有发展支撑。1121工程位于京港澳复线(岳临段)、沪昆高速、长韶娄高速及其韶山快线(两个互通出口)的合围区域,经岳临高速到达长沙主城区仅25分钟,经规划中的宁韶快线可快速联通长常高速与湖南中西部城市快捷相连;距离沪昆高铁韶山站仅20分钟车程,1121”工程铁路专用线可直接连接沪昆铁路,并与京广铁路融会贯通(长沙北站);与霞凝港相距约50公里,在长沙三环外可有效形成多点对接”“多式联运的物流动能。从统计数据来看,中西部快递业发展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湖南快递业发展势头迅猛,1121工程军民合用,建设长沙西航空物流港,可为湖南省电商快递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地理区位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大屯营作为军用机场选址,是空军方面进行充分论证提出来的,在长沙地区空域条件最好。另一方面,作为第二民用机场选址,这里通过长韶娄高速到省会主城区不足半小时车程,且靠近伟人故里韶山、花明楼,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该区域常年旅游人数超2000万人次,最接近湖南的地理中心。

3国内许多地方都在新建军民两用机场,如信阳机场等。即使在发达国家,军民两用也是通用做法。

此外,已进行大量科学规划论证。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就建设长沙第二民用机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与民航湖南安全监督管理局、空军设计局等多次对接,就机场选址、建设模式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证。市委常委会议建议长沙第二民用机场依托宁乡大屯营军用机场,采取军民合用的方式进行建设。

二、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1、是航空长远发展和缓解长沙市交通压力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湖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民用航空交通需求日益增大。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至2020年全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5次,湖南旅客吞吐量将超过6000万人次。黄花机场2016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中长期还将迅猛增加,这样大规模的人流如果集中到一个机场,既难以实现,且对区域交通的影响巨大,有必要进行规划调整。

2、是湘江新区发展和湘中地区发展的需要。从区域发展来看,目前枢纽机场黄花机场处在我省东北部,湘中、湘西南大片地区没有民用机场。根据《湖南湘江新区总体方案》,未来湘江新区将打造公、铁、水、空的全方位立体交通体系,将大力推进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并催生区域集中物流发展模式。而目前,湘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中惟一没有空港布局的新区。

3、是促进军民融合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空港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上海、成都等都是通过建设第二机场,来满足航空客运需求、带动城市布局优化。2015112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军为民用、民为军备”“要形成多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战略。20167月,《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军地要联合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的重大工程。建设长沙第二民用机场,既是顺势而为,也能为湖南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辟新的平台。

4、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需要。2015年黄花机场货邮吞吐量仅有12.32万吨,中部地区排名第3位,全国排名第21位。可以说,长沙航空货运量与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匹配,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任务极不适应,谋划建设新的航空货运枢纽的是发展的必要之举。

三、建议

1、建议省政府重新定位,将1121工程建设为军民合用,建设长沙第二机场。解决湘中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航空出行和黄花机场客流运载压力,带动长株潭城市群及周边娄底、益阳、衡阳等地的发展和一大批重大项目工程的建设。

2、在此基础上建设长沙西航空物流港。利用1121工程军民合用这一潜在机遇,依托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大力发展空港、高速、高铁等多式联运。主要发展方向为航空货运,围绕湘江新区及周边园区的核心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鲜食品等货物贸易搭建国际航空货运体系;电商物流,建设电商物流中心,设立物流配送基地,支撑快递物流发展;冷链物流,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积极发展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整个环节的冷链,建立全程无断链的食品、医药冷链物流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