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浏览 > 新闻中心 > 民进湖南

雷鸣强:深化源头治理 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

发布时间:2020-05-29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 责任编辑:宣传处

党中央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取得明显成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再一次强调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落实中央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深化源头治理,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需要在“三个同步”上下功夫、出实效。

坚持“减负松绑、提质增效”同步推进,更加注重“提质增效”这个实质性目的的实现。为基层减负,“减”字当先,“增”字为要。负担要减下来,责任要增上去,减负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巩固“减负松绑”的整治成果,防止各种负担再次抬头。“基层减负年”活动开展以来,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以形式主义落实基层减负工作的现象:文件、会议、材料的数量少了,但通知、短信、宣传的分量重了;问责、考评的数量少了,但推责、懒政的情况有了。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减负增效”的实践导向,防止“减负减责”的不良情况。“减负不减责”是基层减负的基本要求、实质目的。基层减负就是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减法、除法,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填表报数中走出来,全身心抓工作落实,提升工作质量与效果。减负不是简单的一“减”了之,更不是降低工作标准,而是要做到挤干形式主义的水分,增加实干担当的养分,脱虚向实,减负增效。

坚持“领导带头、基层主动”同步发力,更加注重“领导带头”这个关键性作用的发挥。“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习近平总书记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下”减负还需对“上”用药。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和领导方式。要彻底减除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消除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采取“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深入一线、深入问题,少说多干,脱虚向实,“到实地、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彻底减除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领导既要指导,又要带领,带着干部、深入群众、打成一片,一起想一起干,一同苦一同乐。要从各级领导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为基层减负,也需要基层同志主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放到干事创业上来,奋战在抗疫防控第一线、脱贫攻坚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干出质量、干出实效。

坚持“体制机制、平台手段”同步支撑,更加注重“体制机制”这个基础性保障的完善。基层负担过重,究其根源,从客观因素看,是受了不平衡的基层权责关系、不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制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理顺“党政领导、部门管理、属地负责”的基层责权关系。加强统一协调领导,着力解决部门多头管理的问题,减少“上面神仙打架,下面左右为难”的尴尬。科学配置职责权力,着力解决基层权小责大、权责不相称的问题,减少“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的痛苦,减轻“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的重压。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网格管理”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司令部”“主力军”。着力加强基层社会自治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参谋部”“生力军”。着力加强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使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度量衡”“稳定器”。着力加强基层社会的德治建设,使德治成为基层治理的“精气神”“聚合力”。着力加强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智慧脑”。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

 

 

分享到: